新一輪開學在即,這也是中小學全面落實“雙減”有關(guān)部署要求的第一個學期。
今天(8月30日),教育部對中小學提出如下要求:
首先明確,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,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。
其次,新學期開學后,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班,切實做到均衡配置師資。
此消息一出,不少家長拍手稱贊。
眾所周知,近些年大部分學校實行“因材施教”的方式,按照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分班教學。
這種因材施教的方式,無形之中將學生劃分了等級,始終會讓家長和孩子覺得心理不平衡。
在那些被分到普通班的學生的心中,會形成一個潛移默化的觀念:重點班的學生就是比自己優(yōu)秀。
這個觀念一旦形成,幾乎就斷絕了普通班學生從新逆襲反超的可能性。
此外,分班制還剝奪了很多學生接受平等教育資源的權(quán)利,甚至還會造成兩級分化現(xiàn)象。
不過,不設置重點班是擔心教育資源過渡傾斜,廣義上確實是讓所有孩子“在同一起跑線享受同樣的教育資源”,也只是能夠做到相對公平,不能夠達到絕對的公平。畢竟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也是有差距的。
但不論是重點班,還是普通班,也只是學習氛圍的不同。對于學生而言,更需要注重的還是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。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