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國內(nèi)掀起了一陣“佛媛”熱潮。
什么是“佛媛”?
字面上的意思是“禮佛的名媛”,拜佛+名媛。
這是一群怎樣的人呢?
從網(wǎng)上的很多照片視頻中可以看到,這些佛媛,喜歡身穿名牌,衣著性感,然后到各大寺廟抄經(jīng)、坐禪、吃素打卡,一副“出淤泥而不染”,衣服很露,但很虔誠的樣子。
比如以下幾種:
上下滑動查看圖片
有美酒,有肉食;有抹胸,有短裙;有吊帶,有珠寶。
但是,她們就是鐘愛佛學(xué)。
別看她們的打扮像是夜店剛出來的蹦迪女,但她們的文案,卻總是那么清麗脫俗,與眾不同。
當然了,結(jié)尾還不忘念叨一句:“阿彌陀佛。”
看她們的日常,好像就是修身養(yǎng)性,終日抄抄佛經(jīng),敲敲木魚,吃吃齋飯。
至于那些名貴包包、金釵玉簪,可能……都是有助修行的法器吧。
或撐著油紙傘,走在寺廟里,感受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。
或身著無袖高叉,在僧人的面前晃來晃去,體會歲月靜好,現(xiàn)世安穩(wěn)。
運鏡成熟,姿態(tài)優(yōu)雅。
活脫脫李子柒的寺廟版。
當然,朋友圈的文案,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什么“大悲無淚,大悟無言,大笑無聲”。
什么“我在佛前偷偷為你求了平安,只有我和菩薩知道”。
什么“心靜則身安,萬物靜觀皆自得”。
簡直就是超凡脫俗,句句發(fā)人深省啊。
寫一幅字,配一盞茶,高雅如光風(fēng)霽月,飄飄若人間謫仙。
仙乎哉?
而為了吸引眼球,有的佛媛甚至給耳垂打了玻尿酸,讓耳朵飽滿起來,更接近“佛相”。
還有拿著Dior手袋的“佛媛”,敞開僧服,露出里面艷麗的碎花長裙。
據(jù)了解,想成為“佛媛”需要四大條件。
第一是纖瘦身形;
第二,需要有一把長、直、黑的頭發(fā),不可染發(fā),否則是“褻瀆”佛祖;
第三,要化一個淡雅而精致的妝容;
第四,雖然衣著需以素色為主,但就要戴上珍珠、翡翠等名貴首飾來顯示對佛祖的虔誠。
地獄空蕩蕩,佛媛在人間。
一趟拜佛之旅,能產(chǎn)出幾段視頻,數(shù)十張照片,牌號88888的豪車。
哎,這些佛媛為什么對面總有個攝像頭呢?
說白了,還是為了流量,還是為了把自己“賣”個好價錢!
在她們的分享中,處處透露著高大上,比如定位在北京大學(xué)的一場賭場風(fēng)云。
文案依舊是佛里佛氣的:“留三分貪財好色,以防與世俗格格不入!
真就是賭籌手中過,佛主心中留。
還有的,秀出了爸爸給的支票。
不多,666萬而已,主要是討個吉利,母親還送了12生肖的金磚呢。
又好看,又有錢,又單身,又心懷佛祖。
這些小姐姐誰不喜歡?
在某音上,#佛媛#的視頻有近60萬的播放量,很多“佛媛風(fēng)”博主的粉絲,都超過了十萬,累計點贊量更是數(shù)百萬。
還記得無相君曾經(jīng)寫過的炫富是門好生意嗎?
沒錯,現(xiàn)在升級了。
不僅僅是炫富了,還炫身材,炫佛法。
在其他“野名媛”拼單五星級酒店的流水照時,“佛媛”已經(jīng)另辟蹊徑,通過修佛吃齋,不僅規(guī)避了平臺整治,還實現(xiàn)了彎道超車。
當然,無論是念佛經(jīng),還是逛寺廟。
其核心還是離不開:割韭菜!
在這些佛媛有了粉絲后,立馬開始了后面的套路:
有人帶貨珠寶,有人賣衣服,有人賣文玩。
還有人賣保健品,搞餐廳推薦……
抖音粉絲達36萬的網(wǎng)紅“chanchan”,一直通過朋友圈帶貨,貨源聲稱來自浙江杭州四季青批發(fā)市場和淘寶。
另一位佛媛“芋不想乖”也開了同名淘寶店,售賣的正是屬佛媛標配之一的旗袍,她還會在微信售賣串珠、手鏈、平安鎖等。
只是一些網(wǎng)友發(fā)現(xiàn),其標價上百元的平安鎖,在淘寶等平臺上只用50元甚至20元就能買到同款……
財富的密碼是會泄露的。
隨著“佛媛”風(fēng)的興起,不少網(wǎng)紅開始聚集寺廟排隊拍照。
她們把供游客禮佛、參觀的清凈之所,變成網(wǎng)紅取景“打卡”點,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寺廟都不同程度地被網(wǎng)紅們“霸占”。
在豪宅里起床喝個早茶,抱著大牌包包打坐修行,抄經(jīng)焚香叩拜,打玻尿酸塑造佛相,穿開衩袈裟吊帶佛衣……
人間真實,何其魔幻?
可就是這樣一群佛媛,卻站到了流量的上游。
這不由讓我們想到《西游記》里各色妖孽,她們以為穿了袈裟,就能藏得住自己的狐貍尾巴。
什么佛法、書法。
她們的心中,只有流量。
通過褻瀆神靈,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,來收割流量變現(xiàn),搞不準,還能釣到富二代呢?
她們的身上,信佛是假的,名牌也是假的,只有騙流量、掙快錢的想法是真的!
實際上,無論是什么“佛媛”還是“名媛”、“雪媛”。
核心就是那一套玩法。
一個生活體面的人,總是會得到關(guān)注和資源,獲得更多的崇拜和信任。
所以詐騙犯往往會把自己包裝成腰纏萬貫、學(xué)富五車的精英。
而這些名媛網(wǎng)紅,就是利用人嫌貧愛富、好色好食的固有屬性,通過制造虛幻的影像,來吸引流量和粉絲。
從而把這門生意越做越大,也把社會風(fēng)氣越帶越歪。
在此之前,圖書館、美術(shù)館、農(nóng)村鄉(xiāng)野都是他們的主戰(zhàn)場。
只不過,這次輪到了寺廟,而下次一定還會有新的變種。
《道德經(jīng)》里有一句話:
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,大盈若沖,大辯若訥,大成若缺,大忠似偽,大偽似真......
這是一個鐮刀不斷進化的時代,希望大家能牢記三個常識:
1.一個看上去牛逼的人,一定不牛逼。
2.如果網(wǎng)紅的美好生活,已經(jīng)脫離了你的常識,那一定是假的。
3.狐貍和鐮刀的對面,總是長著攝像頭!
Tip:
“把沒付款的給我清出去!”直播誘惑下,64歲老藝術(shù)家被腐蝕了
本文首發(fā)于微信公眾號:無相財經(jīng)。文章內(nèi)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(wǎng)立場。投資者據(jù)此操作,風(fēng)險請自擔(dān)。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