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視網消息:為了“最后一公里”“最后一百米”的配送,除了動員更多的快遞小哥之外,上海的很多商超企業(yè)包括志愿者也在行動。在上海南匯的一家大型超市,80多位員工就住在了店里實行閉環(huán)管理,白天忙配貨,晚上打地鋪。一張張物資需求單,記載的是不同家庭的“所急所需”,而一次次及時到位的打包配送,在這個時候傳遞的不光是物資,同樣也是戰(zhàn)勝疫情的信心。
浦東封控之后,上海南匯的這家大型超市成了惠南鎮(zhèn)的物資保障單位之一。超市輻射周圍5公里范圍內20多萬常住人口,居委工作人員負責收集居民需求并統(tǒng)計下單,超市根據訂單配發(fā)貨,之后再由志愿者和各樓棟組長負責發(fā)放到戶。
封控初期,蔬菜和肉的套餐包是居民主要的采購物資,超市員工要從早到晚保障套餐包的供應,套餐包內有五樣蔬菜、兩樣肉,這樣的菜包,在高峰期,這家超市每天提供的量接近5000份。
這幾天政府采購渠道不斷增加,超市肉菜米面的供貨壓力有所緩解,周邊居民訂購的其他物品逐漸豐富起來。為了提高效率,超市歸納出近50種日常用品清單,周邊居民可以依據清單通過社區(qū)居委集中采買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立場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