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地時間7日一早,唐寧街10號前的媒體區(qū)已經水泄不通,還不斷有媒體記者趕來加入,F場的警察不得不運來更多鐵柵欄,整條隊伍蔓延數十米長。記者們在等待英國首相約翰遜發(fā)表自己的辭職演說,而這是他上任的第1079天。
約翰遜現身后以一句歡快的“下午好”開始了演說。他稱,保守黨希望擁有一位新黨魁以及新首相,并對自己放棄“世界上最好的工作”感到“悲傷”。
2019年當選時的約翰遜風光無限——獲得了1987年以來大選中最大比例的多數票和1979年以來最大的得票率,而截至7日,他也是1979年以來任期內辭職部長數量最多的首相。
這“冰火兩重天”的急轉直下,始于本周二(5日)晚間。僅僅五分鐘之內,約翰遜的左膀右臂,時任衛(wèi)生大臣賈維德(Sajid Javid)和財政大臣蘇納克(Rishi Sunak)相繼公開宣布辭職,并言辭激烈地對約翰遜進行了指責。
引發(fā)約翰遜辭職的多米諾骨牌就此倒塌。據第一財經記者統(tǒng)計,在接下來不到48小時內,至少54名部長級官員遞交了辭呈。在撒切爾夫人執(zhí)政的11年間,這一數字僅為24人,即使是約翰遜的前任特蕾莎·梅也只經歷了36人。
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院長、英國研究中心主任、《英國發(fā)展報告(2022)》主編王展鵬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,由于處理此前黨內丑聞“聚會門”不力,再加上英國人民遭受生活成本危機,保守黨支持率下降,被視為保守黨內“負資產”的約翰遜下臺,是保守黨扭轉政黨頹勢的一個機會。
約翰遜屈服于巨大的批評聲
約翰遜說,他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自豪。他提到英國脫歐,帶領英國度過疫情,并是歐洲疫苗推廣最快的國家,在支持烏克蘭方面也發(fā)揮了領導作用。
據英媒報道,約翰遜于7日早晨8點30分同意下臺。而在當地時間7日前,約翰遜還堅決表示自己不會離開,并將填補辭職的部長留下的空缺。6日,約翰遜告訴內閣成員,他將在下周與新任財政大臣扎哈維(Nadhim Zahawi)的聯合演講中提出一個新的經濟計劃,包括提供減稅和更多的放松管制。為了平息內閣反對聲,他解雇了住房、社區(qū)和振興地方部門大臣戈夫(Michael Gove)。
但約翰遜隨即發(fā)現事態(tài)難以控制。內閣中很快出現了第三和第四位主動辭職的大臣,一些保守黨議員也拒絕了約翰遜提出的工作機會。與此同時,批評聲如潮水般涌現,即使是剛剛得到任命的新任財政大臣扎哈維也公開發(fā)表聲明稱,如果約翰遜繼續(xù)擔任首相之位,情況只會越來越糟,他應該立即離開。
英國開放大學政治學教授阿什伍德(Simon Usherwood)告訴第一財經記者:“過去幾天,雪崩式的辭職潮讓約翰遜不可能修補他的權力漏洞,尤其是當連扎哈維等新任大臣都愿意在公開場合催促他下臺,F在根本沒有足夠的議會議員來填補這些漏洞,這讓約翰遜聲稱要為公眾提供結果的說法成為一種嘲弄,而他在這方面已經多次受到黨內的批評。所以卸任黨魁給他提供了一個小的遮羞布!
王展鵬也表示,這次形勢非比尋常。兩位重量級大臣帶頭辭職,說明約翰遜與內閣已經分崩離析。面臨著黨內壓力,再加上大量保守黨議員公開表示反對,失去了支持基礎的約翰遜很難扭轉頹勢。
從高支持率首相到黯然下臺
王展鵬告訴第一財經,約翰遜的下臺背后存在諸多因素的醞釀。
5月底,“聚會門”調查結果公布,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間,約翰遜違反規(guī)定在家和辦公室以及其他政府辦公室進行了16次聚會。這一事件觸發(fā)了對約翰遜的不信任投票,有40%的保守黨議員投票反對,雖然約翰遜仍保住了首相之位,但這嚴重損害了約翰遜的聲譽。
上周,一位保守黨議員的丑聞被揭發(fā)。本周早些時候,首相發(fā)言人承認,約翰遜早在2019年就了解過該議員的不端行為指控,但仍然任命他擔任政府高級職位。這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,幾乎每位辭職并敦促約翰遜辭職的政府官員,都提到了約翰遜的“不誠實”與“不正直”。
在被問及保守黨議員為何如此堅定地要求約翰遜下臺時,阿什伍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:“約翰遜擔任首相期間面臨了許多批評,奇怪的是,到現在為止他仍然無法記住關于一位部長的簡報,這應該是他下臺的近因。然而,那位保守黨議員的案例確實使許多存在已久的問題具體化了:他愛逃避,他明顯偏愛忠誠而不是清廉,以及他缺乏責任感。”
阿什伍德認為,本周約翰遜被免職的速度顯示出保守黨長期以來所面臨的問題。“約翰遜并不受歡迎,但沒有人愿意邁出解除他職務的第一步,所以他留了下來。目前還不清楚蘇納克和賈維德為什么決定受夠了,我們仍要看看在走向新領導人和新首相的過程中會發(fā)生什么!彼f。
此外,約翰遜所在的保守黨在地方選舉中的表現也發(fā)出警報信號。6月24日,保守黨在特別選舉的兩個前瞻性據點中輸給了反對黨。
王展鵬說:“在英國,從我們近年追蹤英國脫歐的事態(tài)變化來看,英國政黨最為看重的還是選舉得失,而不是領導人是誰。”
約翰遜表示已于當天任命了一個新內閣,在新任領導人就位之前負責政府事務運行。競選的時間表將在下周公布。
英國人民面臨生活成本危機
根據英國國家統(tǒng)計辦公室數據,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增速達9.1%,是40年來的新高。分析師甚至預計,英國通脹率接下來幾個月會升至11%。隨著英國央行提高利率,以及家庭和一些企業(yè)的信心下滑,英國國內生產總值(GDP)在4月份出現萎縮,預計第二季度將出現負增長。
投資咨詢公司BCA Research全球固定收入首席策略師羅比斯(Robert Robis)稱,生活成本危機正壓迫著英國的消費者,CPI比2021年底的水平高出近4個百分點,消費者信心在6月跌至新的歷史低點。由于工資增長未能跟上價格上漲的步伐,消費者的購買力正在減弱。
根據消費者組織“Which?”的每月洞察力跟蹤報告,6月份全英估計有210萬個家庭至少錯過或拖欠了一筆抵押貸款、租金、貸款、信用卡或賬單。今年到目前為止,這個數字每個月都在200萬個以上。
基于對2000名消費者的在線調查,該跟蹤報告發(fā)現陷入財務困境的人數仍然處于較高水平。六成的消費者表示,他們不得不做出調整,例如削減必需品或動用儲蓄以支付基本開支。這個數字與4月和5月的數字相似,但比一年前的數字高得多,當時約為40%。
王展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,相比外交政策上的成就,英國人民經歷的生活成本危機這種經濟社會問題“更具殺傷力”。前者無法為保守黨帶來顯著的選票!氨J攸h害怕一路下去情況越來越糟”,所以希望及時止損。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