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一份專門針對90后、00后年輕人理財觀念與行為的調查報告——《2022年輕人理財觀念大調查》結果出爐,顯示六成的以上的年輕人認同“理財是現(xiàn)代人必備的一項技能”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具備資產配置的觀念。而與此相對應的是,“為什么年輕人理財越理越窮”話題登上熱搜。
那么,年輕人是如何看待理財?shù)?為什么他們理財會越理越窮?年輕人理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?對此,記者進行了采訪。
“年輕人”上熱搜:理財意識提高但越理越窮
事實上,年輕人的理財意識正在逐步清晰并增強。
日前公布的《2022年輕人理財觀念大調查》結果顯示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具備資產配置的觀念。其中,有超過80%的年輕人正在或準備理財,約70%的年輕人正在或有過理財經驗,僅有不到20%的年輕人沒有理財經驗,但卻有參與理財?shù)臏蕚。這意味著,伴隨著互聯(lián)網成長起來的年輕人,已經具備了強烈的理財意識。
而與之形成戲劇反差效果的是,“為什么年輕人理財越理越窮”的話題近日一躍登上熱搜榜,8月9日當天的閱讀量更是超過1億。
記者注意到,該熱搜話題的誕生,主要源于今年上半年行情動蕩的基金市場。相關公開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上半年3000多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僅170只的凈值實現(xiàn)正收益,明星基金經理普遍虧損。而跟著明星基金經理理財?shù)哪贻p人不在少數(shù)。
該熱搜話題下,不少網友發(fā)出無奈共鳴:“這不就是我本人嗎?今年虧得更多了!币灿芯W友理性指出,“投資理財風險很高,不會的人千萬不要輕易嘗試。”“基金理財還是有一定的講究,年輕人投資理財需謹慎!备芯W友留下難題:“主要是現(xiàn)在市場不景氣,不知道投資什么!
隨機采訪印證:
逾80%受訪者理財有虧損
一個毋庸置疑的現(xiàn)象是,理財?shù)哪贻p化趨勢愈發(fā)明顯,一大批90后、00后以極大的熱情涌入理財市場,成為投資理財?shù)男律α。既然是新生力量,年輕人對理財?shù)降琢私舛嗌伲?/p>
帶著上述疑問,10日下午,記者在新街口地下商業(yè)街隨機采訪了近20位年輕市民后發(fā)現(xiàn),盡管每位受訪者都有投資理財經歷,但絕大多數(shù)年輕人對投資理財相對盲目,跟風投資者超過九成,沒有系統(tǒng)的標準,超過80%的受訪者理財有虧損。
“整體跌了12個點,虧了接近2萬元。說實話,最近都不敢看基金!90后李先生坦言,好在不急著用錢,他相信基金還是會漲上去的。
受訪者小施告訴記者,她最早是兩年前開始買基金,而她的投資理財顧問則是她老婆婆。“老婆婆告訴我買什么基金,我就買什么基金,什么時候賣掉她也會告訴我,我啥都不用煩!彪S后她打開銀行App,目前她的基金顯示當前是負收益,“無所謂,反正投的也不多。”小李也是跟風投資年輕人中的一員,“都是追著明星基金經理,跟大家買,什么白酒呀、軍工呀,唉,不談了!毙±钫f。
馮女士是極少數(shù)目前投資理財還沒有虧損的受訪者之一。“我個人比較求穩(wěn),像銀行理財產品,我一般就買R2級別(表示風險可控的理財產品)的,風險再高就不買了。股市不懂,輕易也不敢進。所以目前來看,能確保理財有收益!彼f。
專家建議:
理財至少要有中期規(guī)劃
“從月光族到關注理財,近年來年輕人的投資觀念確實在發(fā)生變化!蹦暇┐髮W投資學系主任王慧表示,年輕人與日俱增的投資意識,很大程度上與他們從小身處的豐富的信息環(huán)境息息相關,他們對新鮮的信息反應更敏感也愿意嘗試,所以更容易接受形式多樣的理財渠道。
而也正是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投資行為,容易造成對風險的一種忽視。在王慧看來,年輕人并非不清楚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,而是他們更在意“高收益”,而選擇忽視“高風險”。“但事實上,高風險本身就意味著高收益很可能無法實現(xiàn),這正是年輕人越理越窮的一個重要原因!
其次,過于豐富的信息資源如果不做好篩查,很多時候反而會導致投資失誤。與此相對應的是,有些年長的投資者會因為信息相對“閉塞”,反而能避開一些坑。
“另外,還有一些類似炒盲盒這樣的新穎的投資產品,目前市場或社會還沒有給出一定的風險評價,相對更容易吸引勇于嘗試或本身不差錢的年輕人,這也為越理越窮埋下了伏筆!蓖趸壅f。
對于年輕人投資理財,王慧建議,首先要注意信息甄別,切忌盲目跟風。其次要端正心態(tài),不要只想著一夜暴富,至少有中期規(guī)劃,不要過度重視短期乃至超短期的投資收益率!白詈笠稽c,年輕人要對自身收入有正確認識,理財投資資本不要超出自己能承受的壓力范圍,這也可以避免有可能出現(xiàn)虧損時,對自己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!蓖趸壅f。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