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早,立冬后走村串戶雜耍的藝人就多起來了。
那昝子,一到立冬農(nóng)閑時間,到處游走著各式各樣的賣藝人,說大鼓的、唱揚劇的、越劇的、拉二胡的、舞刀弄槍玩雜耍的、變魔術(shù)的等,可謂三教九流悉數(shù)登場。他們選個寬敞人多的地方,工具往那一擱(放下),“嘡嘡嘡”一通密集的鑼聲就把村里的大人小娃子吸引了過去。男人們端著碗邊吃邊走,婦女們拿著針線邊織邊往那兒張望,還有的干脆放下手里的活計急躁躁趕過去。不一下子(一會兒),人越聚越多。
看到人來得差不多了,賣藝者中一人腰一弓雙手抱拳說道:“各位父老鄉(xiāng)親,俗話說得好,在家靠父母,出門靠朋友,今兒來到這方寶地,給大家耍個曲兒,天冷焐個暖,唱好了那是胡諂諂,你鼓鼓掌,唱瞎了那是俺功夫不到家……來,老少爺們姊妹娘們,可聽好了……”
忽悠一番以后,男女老少都不作聲響(靜下來)了。雜耍的人就拿出看家的本事賣力表演,高潮時便有人手拿捧盤出來收錢,這時,只見那耍拳人收了拳腳、雙手抱拳:“兄弟不才,自幼習(xí)武,冬練三九,夏練三伏,起五更睡半夜,今個來到這物華天寶地、人杰地靈處,俗話說,沒有君子不養(yǎng)藝人,學(xué)生給大家練了幾套拳法,獻了幾套祖?zhèn)鞯奈浼,給諸位解了悶,開了心……今求嬸子大娘賞頓飯錢,有錢的幫個錢場,沒錢的幫個人場……大家鼓鼓掌!一說要錢就走,不夠朋友,沒錢盡管看!”看的人也胎氣(大方),把兜里的銀角子(分幣)毛票子(一毛、二毛、五毛)一股腦(全)甩到捧盤里。
這些為了生存而來的藝人給貧窮的農(nóng)村帶來了精神上的愉悅。 趙慶寶
最新評論